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最后的真相

最后的真相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于子舟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毕竟这件案子是以密室为主题设计的,而一间完美的密室要掌握两点,门上的锁和第二个人的痕迹,很明显,程楠就是被人稀里糊涂地拉进来当替罪羊的,所以,第二条重要点也就断了,想要破解密室之谜只能从门上的锁出发。

凶手杀完人后离奇的失踪了,最具怀疑性的当然就是门锁,很多这种案子的凶手都是利用铁丝,回形针当钥匙开门逃脱的,毕竟这种事在美国也有先例。

这间密室的奇妙性恰恰就在门锁上,凶手不在房间里那他肯定就是出去了,可他利用铁丝等辅助手段出去后也就从根本上破坏了密室,那凶手又是怎么在最后进行修补以及锁上寝室的?

想要破这间密室还要下大功夫,根据密室特点也就只能推断出凶手绝非等闲之辈,不然他一个人又是怎么做到这么天衣无缝的?

一个人?等等……

如果凶手是一个人,那他的作案时间绝对是不够的,除非凶手是两个人,或者更多人。

当然不需要所有人都进去,只要进去一两个,剩下的留在外面接应也不是不可以。

不然真的很难想象,凶手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布置出一间完美的密室和凶杀。

这时,一个非常胆大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,难道凶手早就在案发前就去过现场了?

以前有一桩案子,也涉及到寝室,那是我第一次到委托人的学校,里面错综复杂,我在只知道地址的情况下还是找了一个多小时,在那么多长的一模一样的房间里,谁能保证自己在不清楚门牌号的情况下,短时间内准确的找到。

相信程楠的寝室也是如此,他的寝室在七楼,据说下面和上面全是寝室,我相信他们也应该和我一样,无法在短时间内从一模一样的几十个房间里找到程楠居住的那间,难道凶手在十点到十一点之间的那一个小时都在找寝室吗?

有些东西,不经过外界的刺激,很容易被我们忽视,就好比现在,要不是刚刚大胆的假设刺激了我一下,我怎么也想不起这个问题。

不论是谁,第一次去一个地方,即便有明确的地址,也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,但要是刻意寻找就不见得了。

不多时,我便推翻了这个理论,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凶手会在杀人前四处乱晃,谁也说不准凶手会不会在找寝室的途中碰见谁或者打草惊蛇。

梳理先前的线索,可以确定凶手是个智商绝卓且心细如发的人,往往这种人更是不允许自己犯这类低级错误。

因为如此也就排除了凶手杀人前找寝室的可能,不过,排除这项可能后,只有一样可以解释的通了,那就是凶手早就来过寝室了。

那他是去毁灭证据还是布置现场?

看来,单单模拟现场是不够的,还要亲眼看看现场。可是,现在寝室里的血迹以及密室的结构都已经被破坏掉了,想要看最完整的密室几乎不可能,除非,警方在当时拍过案发照片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最后的真相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