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划蓝图: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70周年专题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苏州的同志告诉他,若达到这样的水平,下面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:“第一,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,基本生活有了保障;第二,住房问题解决了,人均达到20平方米;第三,就业问题解决了,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;第四,人不再外流了,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;第五,中小学教育普及了;第六,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,犯罪行为大大减少。”

听了这些介绍,邓小平很振奋,他继续追问道:“苏州农村的发展,采取的是什么方法?走的是什么路子?”

江苏的同志告诉他,主要靠两条:一条是重视知识,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,依靠技术进步。还有一条是发展了集体所有制,也就是发展了中小企业;在农村,就是大力发展社队工业。

江苏的同志汇报说,苏州的社队工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,归根结底,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,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。

听了这番话,邓小平说:

看来,市场经济很重要!

2月9日下午,邓小平离开苏州,前往浙江杭州考察,当晚下榻杭州刘庄。

在刘庄,邓小平对浙江省委书记铁瑛、省长李丰平,以及省委领导王芳、薛驹说:“这次,我在苏州看到的情况很好,农村盖新房子很多,市场物资丰富。现在苏州市人均工农业总产值,已经到了或者接近800美元的水平。江苏从1977年到1982年的6年时间里,产值翻了一番,照此下去,到1988年前后可以达到翻两番的目标。”

邓小平问:“浙江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?”

在听到浙江省委负责人表示“翻两番”不成问题时,邓小平非常高兴,并且提出,江苏、浙江恐怕要多翻一点,不止“翻两番”。

邓小平说,因为宁夏、甘肃这些地方比较落后,“翻两番”困难,如果江苏、浙江只“翻两番”,全国平均起来就翻不了两番。

1983年2月,为期12天的苏杭之行,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苏、杭农村的巨大变化,使邓小平对“翻两番”,实现“小康”目标,充满了信心。进一步深化小康构想

1983年3月,邓小平结束对苏、杭等地的考察回京后不久,立即约请胡耀邦、万里、姚依林等同志谈话。

邓小平说:“这次,我经江苏到浙江,再从浙江到上海,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,人们喜气洋洋,新房子盖得很多,市场物资丰富,干部信心很足。”

邓小平还提出,到20世纪末实现“翻两番”,“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,各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,做到心中有数。”

苏杭之行,验证了“小康”目标的可行性。也就是从这时起,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“小康”目标实现之后,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问题上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规划蓝图: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