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燃灯之路

燃灯之路

来源:追书云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驱魔使徒

主角:屈继祖,秋香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“假如我就是不换呢?”屈继祖脸色一沉,腰板一挺,紧握着手中的那根黝黑短棒,随时准备一战。

对于屈继祖的拒绝,流云不怒反笑,摇了摇头,轻轻叹息了一句:“无知莽夫”。然后将右手向前一挥。

看见流云这个手势,除了易居道人之外,青城派的其他几位道童心领神会,一齐纵身向前,要把屈继祖拿下。

一场厮打眼看又将发生。

这时候,一把声音在半空中响起:“堂堂一个青城派,也要以多欺少?还不给我停下来!”

话尤未了,一位手持拐杖的清瘦老者已经出现在屈继祖的身边。

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,青城派的几位道童全部被定在半途中,动弹不得,如同一个个木偶,滑稽之极。

见到这种情形,不单是流云的脸色发白,连他身后的易居道人也是心里一紧,不由得冲口而出:“言出法随、如影随形,你是至人境界?”

......

释教在菩萨这个境界上细分为十重果位,并称之为十地菩萨。相对于释教的严谨细密,阐教在道人这个境界上的划分相对要宽松一些,只有至人、元人和真人三个果位。

在阐教的《道枢》卷十二、《大丹篇》当中,对于“至人”有这样的记载:“易成子尝遇至人,谓曰: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,得道必由乎金符焉。欲还其所已去,返其所本有,此系窃阴阳,夺造化,转生杀之道。”

由此可见,“至人”的境界就是得大药,结金丹。

《悟真篇》中说得好:一粒金丹吞入腹,始知我命不由天。

一个人若果证到了“至人”的果位,一切就发生了质变:他拥有有多个化身(意生身),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事务;初步体验到“神境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”这五种神通的妙用;他还可以用他的功德力来加持寿命,使之住寿历经百劫,保持色身不坏,等等。

阐教的“至人”果位,大致相当于释教的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和发光地这三地菩萨的果位。

阐教的“元人”其实就是“无人”。

《悟真篇》有诗云:“始之有作无人见,及至无为众始知。但见无为力要妙,岂知有作是根基。”

阐教上代前辈刘一明的说法是:所谓无为者,非枯木寒灰之说。盖以真种不能到手,须假法以摄之,既已到手,则原本复回,急须牢固封藏,沐浴温养,防危虑险,以保全此原本,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

简单地说,元人的境界,是在修炼到金丹之后,二次还虚和沐养的过程。

如果证到了“元人”的果位,“神境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”这五种神通已经非常稳定,可以运用自如。正如《庄子》中的记载:“夫耳目内通,而外于心知,鬼神将来舍,而况人乎?”

阐教的“元人”果位,大致相当于释教的焰慧地、难胜地、和现前地这三地菩萨的果位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燃灯之路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