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梁生赶考

梁生赶考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施小七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他三四岁的时候老秀才就给他启蒙,先教他一些三字经、百家姓、千字文等等。他总是比村里其他的男孩子学得更快,不仅如此还能倒背如流,老秀才十分欣慰地摸着胡须说他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。村里其他的男孩子读书天分不高,家里人也只求会识会写即可。考虑到他将来要考学,村长就让他搬去跟独身的老秀才同住,顺带也可以照顾老秀才的生活起居。得闲就跟着老秀才学四书五经、经史子集、八股文等等。用的都是老秀才那些不知道已经被翻看过多少遍的旧书,书的边角和封面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模样,但他仍然很宝贝他的这些书。老秀才也总是坐在廊下看着天边的晚霞,语众心长的跟他说,

“修明,读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。”

老秀才领着他,一路考过了县试、府试和院试,也俨然成了他们村的第二个秀才之上。全村上下都勒紧了裤腰带,给他凑了二十几两银子,然后他就带着这笔巨款和全村的期望,踏上了上京赶考之路。临行前刘五婶子和张奶奶才给他赶出两身像样的行头,他却是舍不得穿,就和他的笔墨纸研一起,分别用油布包好了小心地放进了他的背篓里。

这次老秀才并没有与他同行,一是山路难走此去又路途遥远。老秀才年纪也大了腿脚不便,他自己都说去了也是他的累赘。二是此去旅途遥远两个人的开销太大,村里人也都也负担不起。临出发前他肃着满脸的褶子,又捻了捻胡须道,

“你年岁也渐长,也该是时候独自出去历练历练,我这把老骨头只需耐心在家中,等待你高中的喜报到来就是。”

梁羽笙每次出行的必经之路就是村东头,那个会算命的老头儿还没死,但是眼睛已经半瞎了。他颤颤巍巍递给了他一把黑色的油纸伞,没头没脑、神秘兮兮的跟他说,

“雨笙啊,天黑路滑,当心脚下。”

梁羽笙只得谢了双手接过,再认真行了一个晚辈的拜别礼后,就独自离开了大湾村。好在离大考还有一月有余的时间,满打满算也完全有富裕的时间。连续走了几天的山路,饿了就吃干粮,渴了就喝山泉水,累了就靠着大树底下歇脚。他一个人脚程极快,在第三个日头上就走上了官道,官道比起山路来那简直不要太轻松。只是天气越来越炎热,他不敢在暑气最重的午时行走。一般是天不见亮就出发,正午时就会找了阴凉的地方吃点东西,小憩一会儿再看看书,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。过了毒日头后再继续出发,直到天全黑尽了才找个安全隐蔽的地方落脚歇息。自己独自一人出行刚开始还有些忐忑,一个人夜宿还挺害怕的,渐渐地也就适应了了。

千里之外的上京城,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越野越神秘。上京最是繁华的一条大街上,最有名的青楼和最大的赌坊、酒楼都开在了这条街上。赌坊里面人头攒动、人声鼎沸、也充斥着各种奇怪的味道,大小不同的赌桌旁也围满了各色人等。一个青年人摸出怀里的五两银子在即将开注前独自买了小,一个汉子流着汗水各种花式的摇晃着手里的色盅后,只听见“啪”的一声,汉子将色盅重重的扣在桌上。青年人就随着人群激动的喊着,不过别人押的是大,可他押的是小。他的喊声显得尤其突兀,终于随着汉子的手将色盅揭开后谜底揭晓,色盘里明惶惶的三个色子朝上的点数都是小。彦青师得了银子就往怀里一揣,丝毫不打算念战,掀了门口的帘子就走出了赌坊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梁生赶考
返回顶部